1 ) 唉,就一个字!难道是愚人节?
看到《黑猫警长》名字,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现如今的电影,难道连小时候的动画片都要拿出来炒冷饭???
更何况,黑猫警长只是骗骗幼稚园的儿童,拿出来做电影,我是只有俩字留给你——无语!
这部电影让我产生最大的妄想,拜托豆瓣,搞出个零星吧!
我看一星都是高抬了……
2 ) 《黑猫警长》的导演啊,你这不是在寒颤中国动画电影吗?
近期,好莱坞动画电影《驯龙高手》博得满堂彩。不仅在票房上收获颇丰,评论界对其更是照顾有加,算是给迪士尼足够的面子。本来想去看看这部“神作”,无奈影院只放映3D版。鉴于观看3D版《阿凡达》时经历的痛苦,我知趣地放弃了原来的想法。看什么呢?直到朋友说,要不看看《黑猫警长》,找找童年的味道?
好么,我就这么沦陷了。双鱼座永远都是被动的,人家说什么话咱就办什么事,没有半点反对,我乖乖地献上50元大洋(周二影院半价),拿着两张票走进黑乎乎的放映厅。坐在座位上看了一眼,我就知道,这钱真的打了水漂了。
照搬原版,毫无羞耻感
遭遇一只耳、吃红土的怪兽、新婚夜螳螂吃夫、杀猫鼠的复仇和酣战食猴鹰,这几个部分哪一个不是原来电视版动画片的故事?导演是脸皮厚到无可救药了,亦或是昏了头?如果都是原来尽知的情节,又何必再在电影银幕上折腾一气呢?最让人生气的是照搬原著的导演一点悔过与羞耻心都没有,原来课本里学的创新思维都被愚蠢的金钱欲望消灭的一干二净。除了几句他自己觉得潮流却让人无比汗颜的“时髦话”,整部电影大肆照搬原作。你请了鞠萍说旁白、请了个李扬做配音,请了个林妙可唱片尾曲,就算是部新电影了?导演,我呸你一脸无知。
血腥、色情和暴力的软着陆
不知道小时候的动画片里还有没有这些情节了,恕我健忘。情节一:女耗子和男耗子喝完酒,晕头转向之际遭遇查案的黑猫警长,女耗子被问主谋在哪,她竟然不识好歹,还娇滴滴地说“大哥还想叫我当小蜜呢!”情节二:一只耳的叔叔(以下称大哥)偷袭森林警察局,在用尾巴发散出来的所谓“精神毒气”熏倒了黄猫警员后,吸干了它的血,还留下便条威胁说不服从的猫们结果都是这样。情节三:在黑猫警长与大哥的对峙中,大哥说我要掏出你们的内脏做家里的装潢!想想吧,这是给未成年的孩子看的。想必这样的对话在原版电视动画里是一定没有的,可是监管严格的广电总局却在此时疏忽了!让它们肆意地软着路在观看电影的每一个孩子的记忆里,这算是一种无形地心灵戕害吗?
结尾续貂,雷倒众生
五个故事之后,黑猫警长和白猫警员们开着功能两用的警车,潇洒地奔驰在开满鲜花的大草地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画面是后画上去的,警长的身体比例严重变形。画面倒是很亮,但效果极假。这算是什么啊?对前作景仰的有感而发还是想要展开新片拍个第二部?快拉倒吧,谁还会为了追寻童年的感觉再花几十块看一部一点营养都没有的垃圾呢?
一部一小时零十分钟的电影动画片,跨越了十几年的光阴,只凭借它在80后一代心中的印象和粗俗的宣传,就轻易笼络了一众人的目光。可坐在电影院里我却如坐针毡。在人家外国动画片连3D都嫌不够的今天,我们的动画产业却还在以2D的粗俗画面,毫无创新的故事情节搂钱赚暴利,这让人情何以堪?
《黑猫警长》的导演,别寒碜我们了!!
3 ) 与家妹看黑猫……
或者没有比上海影城“电影资料馆”的“学术放映间”里看这新版黑猫警长更合宜的了。如果该版本有任何价值,也只能是资料文献上的了,往日不可再现,哪怕用新的流行词串演了一遍。小影厅里唯一的“对口受众”,一位小朋友貌似从头至尾兴致缺缺,倒是和这只生于84年的暴力黑猫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看着幼时记忆穿越而来,操着流行的新词儿,有种解构般微妙的讥嘲感,投入同时又超然地调笑着。美影厂早已是方向全无,如今气节也丧尽,一如中国动漫界那泡沫浮泛的仓惶,精疲力竭又强支着拿出一部部自己也没有底气的作品。黑猫警长葫芦兄弟云云,对娱乐资源极大丰富而轻易可得的当代儿童哪里还能具有魔力,而对于怀旧的我们这代人,这种捉襟见肘的剪刀版又显得缺乏诚意,首鼠两端的作风和不伦不类的新词,还不如理直气壮的陈旧教条主义来得清爽,至少不至违和甚至于微妙的猥琐。
但我还是很爱这只暴力的黑猫,尤其爱炸毛的喵呜声,看得我大乐不已。谁说黑猫是理智冷静智勇双全,分明是二话不说就掏枪的偏执狂,和美剧里那票孤执强横的暴力警有一拼,还有关云长式捻胡须的癖好,所谓胡须一捻计上心来。另一个新发现是,当年白猫警士不屈身死,深深伤害了一颗萝莉心,如今看到黑猫警长迟来一步,怀抱战友,生死两隔,顿觉又萌又虐。唉,黑喵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打住。
亮点:卡梅隆……舅舅,上影你太亮了,你想说什么?Quoto一下TBBT的小阿三Raj,潘多拉星人用马尾辫交配,那么如果他是鸟类或者马匹,在卡梅隆身边一定很紧张。
这不是河马的裤子吗?——黑猫你不能熟知所有森林公民的裤子吧?!
电警棍x……
好吧,如上的恶趣味总结说明,我们的心境和无邪一去不返,但并不说明希望那些icon“与时俱进”。相见不如怀念,见面争如不见。
PS,如果有OST,应该不错听,片尾除外。
4 ) 相见不如怀念
看这部片的时候我一直在质疑我当年为什么那么喜欢这部片,反复问自己,如果我是否会给自己的孩子推荐这个片子,回答是“NO”,这么弱智的片子,我是不会给我的孩子看的,过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一点与时俱进的痕迹,炒冷饭,竟然炒得那么心安理得的!
5 ) 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
我觉得这是N15再怎么N12肯定有的,但是现场的孩子基本都不超过十岁。
原来我小时候被灌输的是如此暴|力血腥的国产卡通片,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子会通过安检。当然也许小时候放的动画片尺度都比较大,北斗神拳圣斗士之类的放到现在最多只好网上看看。少儿频道给你放四驱兄弟数码宝贝就不错了,当然我不看电视很久嗯。
首先它根本没有黑猫最终将一只耳绳之以法的HE,当然这为续集的可行性创造了余力,就像柯南过了十年都还在上小学一样,一旦他长大了动画片就没戏了。但是你有续集吗?再者通篇充斥偷、抢、拐、骗、群殴、绑架、教唆犯罪、偷渡等等的犯罪概念,黑猫比较有建设性的打击方案却不多,无非就是猫多点少点、枪多点少点的问题,或许这种标志性的BGM和作战方式才能深入人心?就像美少女战士变身一样。
但是把飞机倒过来屁股下面开口接住从空中往下掉的同胞这种镜头,好莱坞是拍不出来的。
当然这些都没什么,而且我对黑猫警长过去放过些啥实在是没记住,但是旁边个小朋友冒出来一句:“这些我都有的!”哇……请把十块钱还给这位小朋友= =
唉我是很反对这种年龄的小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就算放的动画片,电影院至少应该弄个中场休息之类,要知道祖国花朵在没发育好的阶段视力听力被一场超过一个小时的电影迫害到何种程度是不可想象的,难版一次还好,多了就= =
所以果然这个影评到后来注定要偏题的。
它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我回家一路都在哼——啊哈哈,哈哈哈黑猫警长!
6 ) 剪切的童年
昨天和孩子看了,就是小时候的动画片的剪切。忽然觉的还是爱丽丝的制片人有想象,爱丽丝梦游仙境不是前人的剪切。而黑猫警长却令我很失望。
7 ) 请给我30元的童年时光
10岁左右我就已经成为了日本动画产业旗下的走狗,每天最重要的事情除了蹲守电视机看灌篮高手圣斗士星矢或者樱桃小丸子,就是跑去隔壁街掏出身上所有的零钱买中意角色的贴纸卡片。
至于在能明白热血恋爱等等复杂事项的10岁之前,也许有过那么一段被爸爸妈妈指使“去看小朋友电视”的时间,小朋友电视就是那些健康的国产动画。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我摆脱父母对我看节目的约束并且开始有自主选择权时,童年就走掉了。
现在我不记得各色葫芦娃的长幼能力,忘了舒克和贝塔喜欢的母老鼠叫什么,对邋遢大王的剧情描述得也模棱两可,这些太过于遥远的故事像是一块打翻的调色板,搅和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变得面目不清。
所以我跑去电影院花了30块和还没到上学年龄的小朋友坐在一起,妄图找回所谓的童心,结果发现,这玩意儿已经被我作践得太过廉价。
我该感谢放我鸽子的同学,如果今天结伴同行,也许等不到揭穿偷吃红土的犯人是谁,就勾肩搭背地跑出影院急着找家KTV唱遍所有儿童歌曲以祭奠我们死去的童年。可我一个人也够呛,坐在角落里,恨不得一开场主题曲唱完就结束,免得被侮辱了智商。而我身后的小女孩,每次屏幕黑都会失望地问“还有吗?”前排的小男孩立马回头信誓旦旦地说“还有的!”一唱一和,上演了4、5回。
这就是差别。
当我指责片子没把细枝末节讲明白,嘲笑动画也能植入“不走寻常路”的广告词时,赫然觉得,在偌大的放映厅里,在乎这种事情的可能只有我一个人,我与所有孩子和家长都格格不入。
动画没错,而是我们和小时候不一样。
----------------------以下和动画无关,好像上面也和动画无关?-----------------------------------------
坐车时候屁股刚沾上椅子就上来一个抱着孙女儿的老太太,我起身让了座,老太太在小娃娃的耳边轻声细语了一番,小娃娃拖着酥到骨子里的长音嗲声嗲气地说“谢~谢~阿~姨~”。我立马手足无措差点热泪盈眶,内心的小人疯狂地叫嚣“不要喊我阿姨!等会儿我还要去看黑猫警长呢!”
----------------------------------------------------------------------------------------------------------
青春未走,童年已老。
它像一个满身泥泞的小孩,一蹦一跳撒着脚丫往前跑一眨眼不见踪影。
你说长大真好,可以干这样那样的事,可最终你发现,现在自己不停地买毛绒玩具,努力装娇戆可爱,却不敌小孩的一根手指头软糯。
给我30块钱的童年时光,看看白猫的制服拧一拧黑猫的胡须,黄粱一梦二十年。
8 ) 还我黑猫警长!
85后的孩子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生活依旧很匮乏,电视只有那么几个台,节目也少的可怜。因此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寥寥无几的形象几乎是全部的乐趣。
我们步入了20多岁的青年行列,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社会更耀眼的光芒,关于童年的记忆就更需要在这个速度当先的空虚时代里进行复刻。阿童木,小叮当,霸天虎……这些来自国外的人物一个一个被重新搬回大荧幕,或收到夸奖或收到利润或得到骂声。然而关于中国动画形象的记忆,依旧是当年的渔童、小蝌蚪和蛋生。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除了希瑞,我们的童年还有个大英雄,他就是黑猫警长。
记得小时候看黑猫警长那简直是最幸福的事情,所幸当年的课业负担没那么重,爸妈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幸福的童年是因为每天听到熟悉的主题曲而开启的,片尾结束的那四枪也让小小的我难过不已。长大之后就分外怀念那个黑乎乎的猫警长,看过了哆啦A梦剧场版,也骂过了那个毁掉阿童木的电影,终于盼来了黑猫警长走上大荧幕。
近乡情怯,在电影登场之初,我是不敢看的,生怕再次看到了阿童木的悲惨收场。憋了这么许久,才在电脑上来看过这部满载期望的黑猫警长。果然,还是要失望了。
当上世纪80年代的黑猫警长走在21世纪,就要说符合这个时代的话,他不在是那个森林小镇里的土警长了,也要会说全球通缉,一部承载回忆的电影,充满了pk、“上上下下的享受”、潜伏、走光、躲猫猫之类的新新词汇;警长的装备也升了级,热感仪、微型粒子爆破、麻醉针、H5型远程火箭、网络视频会议;原本正义凌然的罪犯也变成嫌疑犯,暴力袭警这个罪名光明正大的出现,定位子弹更加神奇,一只耳的性质是恐怖分子;森林小镇的“和谐”生活变得与当代社会接轨,粮食并非过冬要用而是捐献给灾区的捐献粮,一只耳蹭车不打的,河马、大象、野猪像是说相声的嘴贫,;大坏蛋也升级成了恐怖分子级别,张口闭口基地、种族灭绝。
除了这些过于现代的台词,情节也变得乏善可陈。影片中出现的所有的反派都是动画连续剧里的老面孔,甚至中间的过程也都毫无新意。的确这部电影是要唤起回忆的,但并不是把老的一套全部用上,更不是把原本的几集故事串在一起放在90分钟内就可以。
植入式广告出现在“不走寻常路”,追捕搬仓鼠的途中。如果没有了美特斯邦威的这句广告词,警长在那一刹那就该手足无措了么?其实原本的黑猫警长善于动用智慧,本来就可以发现不同的途径,又何必非要一句广告词来说明?
全片的配音亮点在一只耳,过于肖似唐老鸭的一只耳简直就充满了笑点。
最后深深地拜托各位电影人士,首先不要再这样毁坏我们那少得可怜的童年的回忆了,其次不要再拿我们的动画片来宣扬pol.ice的英明神武,连黄猫班长牺牲的场景都过分的再宣扬所谓的主旋律。我们要的是充满普通人类感情的动画片,而不是表扬稿。
所幸,那首主题曲依旧是“眼睛瞪得像铜铃”,尽管是林妙可那可怜的小声音,大反派依旧是一只耳,森林公民的衣服依旧保留了上世纪80年代的特色。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炒冷饭
绝对少儿不宜
无语……送制作方一名词:NC
这个打分真是比较尴尬
美影厂 你也好意思? 可我都不好意思说你 哎
太骗钱了,除了最后的镜头,全是以前剪得把- -虽然歌还是蛮好听的,可我也犯不着60块钱去听一边“啊啊啊啊啊,那就是黑猫警长”吧
透漏着浓厚的cult片气质 我有给五星的冲动其实
完全就是电视版的连接起来一次播放,这就是电影版的黑猫警长我被恶心坏了!骗钱的东西!
"跟着舅舅有猫吃."雷死我了.话说,中国动画只有倒退,没有前进,只会被世界所落下.
无语 这么高的分是厂家雇人刷出来的吧???
炒冷饭
感觉没有小时候的那个好看呢。不知道为什么 奇怪类。
就当是一下儿看五集吧,毕竟是黑猫警长呀
黑貓警長單手捋須,思索片刻,曰道:「不走尋常路」。。。干你娘的贊助商!
誰遢馬的都不能刷!!!
这部动画培养了我一个习惯或者说已经成为本能了,看到别人扔掉的仍在燃烧的烟头,不自主的会上前踩熄
咦,为甚么突然上首页了捏~~澎湃的童年汹涌中~~
只能说,骗钱!
让你刷
只是为了一种记忆中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