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棒!少年

    棒!少年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20

    主演:马虎,梁正双,张锦新,孙岭峰,郭忠健 

    导演:许慧晶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棒!少年 剧照 NO.1棒!少年 剧照 NO.2棒!少年 剧照 NO.3棒!少年 剧照 NO.4棒!少年 剧照 NO.5棒!少年 剧照 NO.6棒!少年 剧照 NO.16棒!少年 剧照 NO.17棒!少年 剧照 NO.18棒!少年 剧照 NO.19棒!少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 少年马虎以“刺头”状态闯进了基地,天天打架干仗;而“元老球员”小双心思细腻敏感,对未来满是怀疑和不确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习惯的少年在一起训练、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们带进无尽的冲突和欢乐,也带给他们久违的热血与梦想。 几个月后,他们将飞往美国,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但基地的球场和宿舍却面临拆迁…… 少年们能否逆风挥棒,叫板自己的命运?

     长篇影评

     1 ) 《棒!少年》:不是棒球英豪,而是行走在时代边缘的棒球朋克

    《棒!少年》是一部值得看,也值得讨论的电影。很遗憾在这个年度大烂片扎堆的十二月,相对优秀的《棒!少年》却还没得到足够的热度。

    这篇文章我想向大家推荐一下这部电影,也重点想和看过电影的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它的不足之处。

    剧情梗概

    《棒!少年》名义上是一部纪录片,得到了第14届FIRST最佳纪录片奖。电影故事发生在前国家棒球队队长退役后创办的爱心棒球基地,这是一个将职业棒球运动与救助贫困青少年相结合的项目。因为资金有限,坐落在北京昌平区的村落中。

    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少年被带来这个基地,希望通过职业棒球训练给这些孩子们创造一个可期的未来,也希望这些贫困孩子们能给中国的职业棒球运动创造一个未来。

    故事的主角是棒球基地的教练和孩子们,又主要是其中马虎和小双两位。

    孩子们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带着一些性格上的问题,也在棒球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着。

    而故事两条主线是,这些少年们组成的“强棒天使队”得到机会赴美国参加世界性的少年棒球联盟比赛,另一条线是伴随着北京的规划改造,“爱心棒球基地”要被拆除了……

    观影体验

    去看电影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纯粹是看到评分高才临时去的。电影排片很少,不好买票。但没料到去到影院时,发现几乎满座。还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去的。

    最后一幕,当小双在大树下,高举手指倒数五四三二一时,电影戛然而止,《再见 hip hop》的音乐声响起。我很喜欢这首歌,喜欢功夫胖和派克特,因此坐着听到了最后,回头一看还有几位观众也在静静看着闭幕,想必对电影的评价是好的。

    希望读到这里,对这部电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去电影院看了。

    整体而言我是比较喜欢,但接下来将重点讨论我作为观众感受到的不足之处。

    电影还是纪录片?

    我一直称《棒!少年》电影,而不是纪录片,因为尽管绝大多数镜头是纪录式的捕捉(也有个别镜头明显的补拍),但导演的存在感已超出了我内心纪录片的阈值。

    其实早就没有所谓“纪录片”了,大多数纪录片都为了迎合市场而强调故事性、强调观影体验,而不顾真相的删减编排素材,刻意塑造角色,颠倒顺序编织故事……

    《棒!少年》的故事是基本流畅的。但有一些情节明显删减掉了上下文、或调整了顺序、还有个别镜头的补拍(比如打架那段,明显补拍)。这就不免让人感知到导演的存在,感知到导演为了塑造角色、突出特点,做了片面化陈述。比如被刻画为内向、易挫败的小双,在片尾也一个人逃出训练基地回老家,要去跟XX为了孤儿权益问题而“打架”。

    由于片中的角色也是现实中的人,为了有利于故事性而给他们贴上简化的标签,让我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我明白只有电影在市场上的成功才能最大化有利于剧中的孩子、爱心基地、拍摄团队等各方。

    更重要的是,电影中大部分的素材是非常真实而鲜活的。孩子们的真实情感,无论愤怒、恐惧、无助、开心、惊讶、彷徨、懊恼,都是任何演技派无法“表演”出来的。

    我只是感慨跟拍了两年,优质素材难道还不够多?需要补拍镜头的剧情就那么重要,宁愿损害真实感也要掺杂进去吗?

    中国的《棒球英豪》?别忘了《闪光少女》的教训

    之所以导演在塑造角色上刀斧痕迹趋重,在我看来是因为预设的创作主题和实际素材的偏差导致的。

    “纪录片”的导演在捕捉素材时,心里都会准备好若干线索和提纲,拍摄每一条线索的镜头语言,都是有其叙事逻辑的。相信他们还会有定期的创作会议,来协调实际素材背后的叙事主线、角色人设的走向。

    《棒!少年》从标题上看,就呼应了《摔跤吧!爸爸》这一类作品的故事主线。简单来说,就是《变形记》+山鸡变凤凰的主题,这也是“职业运动”类题材的一般主题,《一球成名》就是典范。

    因此《棒!少年》的素材走向,明显贯穿两个主题,一个是马虎、小双两个问题儿童的成长和蜕变,另一条则是这个由问题少年组成的“强棒天使队”从北京市郊走上美国国际少年棒球赛场,似乎要一棒成名。这个叙事逻辑在前半部分电影里都是顺利的。

    导演有非常敏锐的“眼睛”,有大量个人艺术色彩浓厚的镜头语言,拍的不是角色而是景象,来作为“旁白”讲述一些事情。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

    • 一群身着棒球服装(时代感、潮流感),穿行在满是淤泥、拆迁的城中村
    • 一座即将被拆除的棒球场,矗立在一片杂乱的建筑工地
    • 马虎回家时,公路两边耸立的巨大风力发电机
    • 强棒少年队坐在公交车上,车窗上反射出来的美国行人
    • 一群少年们在美国的海滩上狂奔,双脚激起浪花

    导演的技术水平是很高超的,但电影剧情的后半段开始出现崩裂。观众们原以为会有一个精彩的棒球比赛场面,而孩子们一棒成名;可现实却是几个潦草的镜头之后,孩子们输掉了比赛回家。小双因为懊恼没有抓住机会,而泣不成声。故事从《夺冠》《一球成名》式的节奏,跌回了残酷的现实,昌平基地被拆迁,70多岁的教练师爷目含泪光;而小双因为家中长辈得了癌症,一个人逃回老家,不愿离开大伯。

    这种故事逻辑的转折本应该是非常巧妙、精彩的,对主题有一个反向的升华。但问题在于,前期素材的拍摄明显没有按这种思路去筹备,镜头语言、背景音乐里并未凝聚足够的隐忧作为暗线,更像是乐观派一头撞到墙上才发现走歪了路,而不是一种知其难为而为之的理想主义……

    我作为观众的猜想,是电影主创方始终走在职业竞技体育的叙事思路上,两年拍摄结束凑不出符合预设主题的故事线,才做了结构性的调整。好在这个调整是有素材的,因为爱心基地的故事伴随着中国16年后发展模式的反复变化,许多时代性的线索(拆迁、房地产)都被记录了下来。

    可这个主题调整并不坚决,始终还是在迎合一棒成名的思路,所以才在成品展现上出现了叙事断裂。

    而在我看来最糟糕的一环是《棒!少年》的宣发,两个宣传片完全是按《摔跤吧!爸爸》或《一球成名》那样的思路剪辑的。所有的宣传都在暗示着 “棒球题材”和“山鸡变凤凰”,“叫板命运”

    而实际上是,《棒!少年》的“棒球”篇幅极少,而导演明显缺乏棒球运动的叙事逻辑与镜头语言训练,不知道观众最期待的镜头是什么,没有拍出一个稍稍好看的比赛场景。我很担心冲着棒球来看的观众,因为货不对板而愤怒。

    另一方面,山鸡变凤凰的逻辑占到了 4/5 的篇幅,然后急转直下,电影主题是什么?相信许多观众是感受不明确的,残缺的。宣发还反复把“强棒少年队”去往美国比赛当成最大的悬念,怕对观众误导还不够吗?这部电影作为职业体育题材,并没有立起来,用这个眼光看它,它是失败的。

    《棒!少年》毕竟整体而言是部好电影,我很担心它重蹈当年《闪光少女》的覆辙,宣发完全搞错了电影主旨,用一个中二的宣传方向去误导观众,又自以为是地以为媚俗能够成功,不料被品位日趋成熟的观众群体抛弃,适得其反。到时候就算“集体下跪”也挽救不了一部好电影票房的沉沦。

    《棒!少年》合适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作为观众,我觉得主创在电影主题上反复摇摆、最终也不坚定,导致电影最后完成质量有瑕疵。然而本人在电影上的创作能力为0,没有资格说能给出更好的方案。但仍想给出一种个人化的思路,供导演和观众参考。

    一句话点题,我觉得《棒!少年》的人文精神可以称之为“棒球朋克”。一方面是“棒球”作为美日等发达国家,最高大上的精英化职业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则是“强棒天使队”这些贫困孩子们所处的 low life。两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让我们设想回到《棒!少年》的拍摄过程中,素材中浮现的主题其实有很多可讲的,大概有这么几条:

    • 马虎从问题少年向强棒少年的成长,类似《变形记》、《灌篮少年》,最终落到爱上棒球
    • 70岁传奇教练张锦新,帮助少年们成长的故事(教练,我想打球!)
    • 爱心基地创始人孙岭峰等人,为了把棒球和扶助贫困儿女结合,各种经营上的艰苦备至
    • 职业棒球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边缘化
    • 马虎、小双等少年出生就遭遇的艰难与贫困,暴露社会角落被遗忘的疮疤
    • 通过在职业体育运动中成名,改变人生与命运

    其中最最糟糕的一种思路,就是最后一条,所谓“一球成名”。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里,上至精英、下至贫民对“体育明星”的追捧,犹如古希腊对角斗士的追捧一样。既是对运动员极端的商品化、物化,又是资产阶级成功学的典范。

    他们用极少数 “天才”从底层爬起锦标主义的罕见成功,来麻痹绝大多数深陷困境的平民。你之所以不成功,因为你没有 “天才”(gift,talent),你没有他们努力,怪的不是这个社会。所以美国的穷人出现了一种极其反常的物质主义文化,许多人收入低下、朝不保夕,甫一拿到工资却先去买一双几百上千美元的名贵球鞋,而不是去改善生活或投资自身的成长,更不用说改变社会了。

    所以《一球成名》、《当幸福来敲门》等电影,主角往往都是少数族裔。它们是资本主义洗脑流水线上生产的《武训传》标品。即便是阿米尔汗《摔跤吧!爸爸》与女权、父权问题结合得那么好,结尾也是让人一头雾水:女摔跤手的励志拼搏对女权最大的贡献,居然是让更多的女孩子去学摔跤???还嫌卷得不够吗??

    而经历过革命洗礼的中国人,早就不再习惯 “金榜题名”式的个人崇拜了。

    我们的运动题材影视作品,强调的往往不是个人天才,而是集体荣誉、拼搏精神、集体奋斗。几十年的好莱坞轰炸都未能改变这一新民族性,《流浪地球》在集体主义审美上获得的一致好评就是例子。

    《棒!少年》无论宣发还是主线都透露着一球成名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不如煤老板的互联网投资”影响,结果还货不对板,无疑是电影主要的瑕疵。

    如果把这条铜臭味的主线给丢掉,反而其它几条线索全都呈现了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共振。那就是珍惜所爱,害怕被遗忘、害怕边缘化:

    职业棒球:中国的职业棒球是边缘化的,很多人(包括我)喜爱这个运动,但它在文化上的小众与物质层面的高成本(要有一个球场才能玩得起来),使得其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所以才有剧中一千万盖起来的棒球场,两年就要拆了盖房子的背景。

    爱心基地的创业者:爱心基地的创始人孙岭峰,退役后放着体育公司百万年薪的副总不做,艰难经商经营了这个棒球训练基地的项目。棒球使他的人生从一个小流氓(自述)变成了为国争光的棒球队长。退役了后,他不愿自己的棒球生涯、中国的棒球事业就此边缘化,所以他要努力创业。结果到电影结尾时刻,他还突发心脏病,可基地还面临着无处可去、经营困难的窘境

    师爷老教练:孩子们的“师爷”张锦新作为中国棒球的传奇教练,年近七旬,身体行动不便(夜里要用机器按摩膝盖)。但没有接受年龄导致的边缘化,仍然想为棒球事业出一份力,仍在这里教育一群掀砖揭瓦的问题儿童们,想把他们导上正规,成为中国职棒的后继军

    棒球少年马虎:年幼母亲挨打出走,父亲外出打工不愿回家,被长辈拉扯大。从小好勇斗狠,成了当地的小痞子王,“大家都怕我”,眼看要走上邪路。被带到青训基地后三天两头和人打架吵架,没人爱理他。他晚上害怕一个人睡觉,会哭着去求师爷帮他。他要通过棒球上的努力,重新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棒球少年小双:还没出生父亲就去世的小双,双胞胎兄弟被母亲遗弃,送人时因为自己太瘦弱对方不要,留下了哥哥。他本来可能被就地埋掉,却被大伯抚养长大。来到棒球基地成为了主力投手,但总是缺乏一种自信的拼劲。最后得知长辈得癌症,他一个人从基地逃回老家,不愿再回基地。他在小山丘顶的大树上要大伯上来,大伯坐在地里埋头抽着烟,小双在树下高喊“大伯,你不能不要我!”

    所有的故事线索在同一个主题上共鸣,那就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未能带上棒球和这些贫困儿童。我们的所爱(孩子、棒球、事业、家人)正在被时代的逻辑“遗忘”着,而我们不愿接受这种“遗忘”,想拼尽努力把它保护好(孩子、棒球、事业、家人)。而这共同的希望,凝结成了一个“爱心基地”的项目。大家在这个基地里感受到了昙花一现的希望(电影的逻辑哈,不是指现实),但又面对着现实的残酷……

    所以本质上,《棒!少年》不应该是一个《一球成名》式的喜剧,而应该是周星驰《少林足球》式(功夫,没搞头了)的悲剧。只不过周星驰特色的荒诞主义悲剧,能够用一个超现实的童话来掩盖残酷的结局。

    纪录片风格的《棒!少年》,则应该是一个现实主义的留白,爱心基地进退两难,已经得到转变的马虎、和可能重回沉沦的小双,两人的命运和中国棒球事业一样前途未卜。让荧幕前的观众产生共情,一起希望能把光明付给这些拼搏的人们。

    所以当电影结尾用上了《再见!hip hop》这首歌作为主题曲,我认为导演们是确定了这个思路的。只可惜贯穿始终、而又无法成立的“一球成名”思路,尤其是还把这个思路作为宣发的主题,扯断了真实主题逻辑上的一致性。电影尽管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完成度仍觉不够,让我颇感遗憾。

    结语

    走出电影院时,我脑海里还是小双在大树下,满脸灿烂而迷惘的笑容,高举着手指倒数五四三二一,电影戛然而止,《再见!hip hop》歌声响起的一幕。

    这时身边有人高喊“羊蝎子火锅,啤酒免费”把我拉回了现实,一抬头天空飘起了北京的初雪,明显冷了许多。打工人都不容易啊。

    我非常感谢导演,觉得棒球爱心基地也好,这样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也好,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份让自己感觉到骄傲的事业,无论它是否能够获得成功。

     2 ) 年底国产片的最大惊喜,燃到暴风哭泣

    儿童题材,从来就不是商业院线的最优选择。

    没有抓马狗血的爆点、也没有自带流量的明星。

    难度高、风险大。

    但是,却仍有人把这天真、淳朴、无拘无束、自然流露的情感看得更重。

    今天要说的这部影片,就聚焦了这样一群孩子。

    如片名所见,故事的主角是一群打棒球的少年。

    他们都来自残缺家庭,是“事实孤儿”(虽然没有父母双亡,但家庭却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抚养)。

    能接触到这项充满激情的运动,他们无疑是幸福的。

    在球场上自由挥洒,无拘无束,正是孩子们需要的空间。

    通过棒球,他们收获自信与快乐,收获来着同伴的友谊和陪伴,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一条有尊严感的成长之路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练孙岭峰,他曾是前中国国家棒球队主力队员。

    自从2015年投身公益后,他就开始走访全国寻找困境儿童,组建了一只名为强棒天使的棒球队。

    这是全国唯一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贫困儿童棒球队。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少年马虎就是其中一员。

    12岁的他人高马大,桀骜不驯,堪称队里的混世魔王。无论身在何处,都自带躁动的气场。

    狠话黑话,更是张口就来:

    “我打架就从来没怕过!”

    “一人一个指头就放在这里,一刀全部下,你敢吗!”

    痞气重、性子狞、脾气倔。

    全队里他身体素质最棒,体能最好

    但这这些优势和精力都被他花在调皮捣蛋恶作剧上了。

    课堂上偷粉笔吃,队友洗澡时偷偷把热水关掉这些都是洒洒水

    据当事人自己供述,“老师讲着课,我拿打火机点了炮仗就往教室里扔”“光辉事迹”罄竹难书。

    把队友都得罪光了,没人愿意跟他住一屋,到了晚上胆小怕黑的他才知道服软,求爷爷告奶奶求小伙伴搬回来,结果没人搭理他。

    只好抱着娃娃,用皮带把自己紧紧的绑在床上,以防被“恶魔和老妖怪”抓走。

    因为不专心训练,进步相当缓慢,在赛场上甚至连规则都搞不清楚。

    老师不愿好天资被浪费,所以是重点关注对象,批评罚站家常便饭,小小年纪的马虎觉得自己的位置特别边缘。

    教练说要把队员“训练成一匹狼”,他在一边咬牙切齿的对镜头说:

    我就是个流浪狗。

    何以至此? 破碎的原生家庭,让他比任何人都要渴望被爱。

    马虎的父亲酗酒还有暴力倾向,以致他三个月大的时候母亲离家出走,孤苦无依的马虎只能跟着奶奶。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偶尔回家一次还要把马虎胖揍一顿,他无时不刻都在想妈妈回来。

    因此,他顽劣,他孤绝。

    无非是希望得到关注。

    另一个主角同样来自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

    小双比马虎小两岁,没出生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

    本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二伯带着他去给爸爸上坟。

    小双出生后,妈妈不见了踪影,双胞胎哥哥也被送了人,他只能跟着大伯生活。

    五岁时大伯去世了,他便来到二伯家。二伯家里还有一个捡来的堂姐,三个人相依为命。

    当时刚来到球队的小双,一度以为自己被二伯给卖了,百般抵抗就是不想离家,被孙教练抱上车的时候还一边踹车门一边哭。

    心思敏感细腻的小双,眼睛里总含着忧郁,跟外放的马虎截然不同。

    这种性格也体现在棒球上。

    小双的技术颇为扎实稳健投手,击球手,接球手样样全能颇有天赋

    唯一的弱点就是球风被动、不够激进

    这个问题也被教练狠狠揪住,通过激将法来唤起小双的斗志。

    教练的话语有时恰恰起到反作用,日常不自信的小双更加畏首畏尾,但教练始终坚信他的潜质。

    改变的第一步总是很困难,但刻苦的小双从未放弃,他始终在刻苦认真的练习。

    虽然对未来,小双一直很迷茫,但当时当下,他绝对是最努力的那一个

    内向、腼腆的小双也渴望夸奖,渐渐的他开始成为球队的核心他的发挥也直接决定了球队的成绩。

    极富责任心的小双也更添了一份笃定,正是这份不忍辜负他人的责任感,让他在关键时刻仍带伤上阵扛起主将的重担。

    马虎和小双就是整部戏的两只眼睛。

    坦白说,孩子们的棒球比赛其实很难在镜头中形成奇观。

    所以主创们在叙事和剪辑上煞费苦心(整整用了一年半剪片),花了很多时间去挖掘背景、塑造人物。

    而剧组专业的摄影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焦镜头、高清慢镜头既大气又高级,配上背景音乐,饱满强烈的情绪透过屏幕喷薄而出。

    虽然只浮光掠影地表现了一场正式比赛,但很多赛场上的情绪都被精准抓住了,非常难得。

    一场孩子们在美国打的比赛,也成了全片的高潮段落。

    导演在片中展现了很多困局,意图唤醒社会的关注。

    孩子们在昌平区南七家庄的学校面临拆除、小双因为二伯重病的原因不得不离开球队回到家乡。

    影片没有囿于展现伤痛和破碎。

    主创更希望能通过摄像机进入孩子们的生活,理解他们在特殊生活境遇下对未来的期望;

    对他们眼神中的快乐,对生命的畅想产生共情。

    在我看来,他们做到了。

    再来复盘一下影片的泪点。

    不是他们伤痕累累的家庭背景,也不是苦大仇深的负重前行。

    是赛场上的马虎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棒球,是他们到美国时,那种对比赛的向往。

    在MLB美国职业棒球联赛的专业场馆,孩子们第一次被顶级赛事的气场所感染和征服。

    小小的他们,很可能之前对这项比赛的理解都是抽象的,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

    而现在,马虎已经愈发坚定,会斩钉截铁的说出他的目标就是打到美国去

    实力差距太大,在美国输了比赛的孩子们哭成一团,马虎给小双擦眼泪—— 真好啊。

    没有理想的人,才不伤心。 在泪水中,看到了孩子们的热血青春,看到了哪怕生活艰难但仍然试着坚强。

    少年们逆风挥出球棒,每个节拍都精彩动情。

    他们击破命运,他们奋力出海。

    他们,真棒。

    戳个【有用】,永远追梦,永远少年。

     3 ) 致每一个不认输的——棒!少年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对《棒!少年》的支持和鼓励!影片今日在爱奇艺上线,尚未观影的朋友可选择在网络端观看,期待有更多的朋友通过影片了解到孩子们的故事,见证孩子们通过棒球这项运动真正地改变命运,获得生存的能力和尊严。

    我从2005年开始做纪录片,《棒!少年》是自己的创作停歇好几年之后的作品,我们想尝试纪录片媒介如何能够跟更多的观众产生链接及互动交流,使其成为社会不同群体沟通的桥梁和润滑剂,从而使一些问题有缓解的可能,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更多人的协助。我们也想纪录为改变命运努力拼搏的人,为社会发展及乡村的未来提供建设性意见持续努力的人们。

    《棒!少年》里的孩子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是单亲、有的是留守儿童。虽然孩子们都有不幸的过往,但棒球给予了他们努力奋斗的方向和改变命运的机会。不管我们来自何处,都是一个独立一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上天给予父母的礼物,都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谨以此片送给正在默默努力的、把握每个机会的、不认输的你。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一个父亲或母亲,孩子们最需要的都是父母的陪伴,希望有一天,乡村的孩子不再和父母分离,城市的父母可以不那么忙碌,在孩子们最需要陪伴的年龄,我们可以守护在他们左右。

     4 ) 不止于棒球的“边缘”中国生存战略

    在很多预设中,《棒!少年》会是一个苦情励志的故事,一个青少年正能量燃片,一个中国的“甲子园”,大陆的《KANO》,一群咸鱼的成功学……

    不,《棒!少年》不是这样的电影。

    尽管早就知道故事梗概,也早就看过别人的影评,《棒!少年》还是扎扎实实的突破了我的各种预期。也值得整理下前前后后的思想,再聊多一点。

    强棒天使项目

    《棒!少年》取材背景是中国第一支公益棒球项目——“强棒天使项目”,该项目由前国家棒球队队长孙岭峰与时任中国棒球协会常务副主席李高潮、中国棒球协会青少年委员会主任张锦新等爱心人士发起,联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共同推出,主要针对困境儿童进行公益救助,主要资助对象为全国范围内 7-9 岁困境儿童。

    被资助儿童以集中培训的形式,通过专业的棒球技能获得职业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就业机会。截止到 2020 年11月,项目共资助困境儿童80名,共有 67名儿童在基地参加集中培训。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个省市地区包括6个民族。其中男孩 41名,女孩 26名。年龄最小的 7 岁,最大的 14 岁,其中少数民族占 75%。

    主角之一马虎,就来自宁夏西海固,是张承志笔下陕甘回乱被镇压后的流放地,历来民风强悍不羁。在故事中一晃而过的,还有藏族等少数族裔的孩子。在影片播出后也有媒体关注了强棒天使队来自大凉山彝族的女孩。

    另一个主角梁正双,来自河北农村,父亲病逝母亲出逃,留下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兄弟,更健壮的哥哥送了人,留下他与穷困的伯父生活。

    从贫困地区募集队员的做法,在中国体育界并不稀罕。国内也有不少招募贫困球员的棒球队,但是只看贫困条件,不问身体素质的,据说强棒天使是第一家。这一点也是这个故事值得书写的地方。

    中国棒球这几年

    看电影时想起了12年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万年亚洲老四中国国家队延长局8:7逆转胜中华台北队,夺得中国棒球奥运史上首胜。本来这场比赛之前的几场比赛,中国队拼尽全力还是输的很惨,中华台北是唯一有胜算的一局,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中国队紧咬着不放,居然打进了延长局,然后突如其来逆转,当年真的在办公室里被惊到跳起。全国所有棒球爱好者应该都炸裂了。

    虽然在当天央视体育新闻播报里只占了一条滚动新闻,对于所有中国棒球人和爱好者来说,不亚于整个奥运会最有价值的一战,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队最最难忘的一场比赛,随后的2009年WBC,中国队再度完胜中华台北。这是中国棒球最高亮的时刻。 稍微聊几句这几年对中国棒球的个人体会。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保证准确哈 中国棒球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还是有一定市场,尤其在大学和军队等体系内,人气不输篮球,中国棒球的国际排名应该也远好过中国足球的国际排名,只是受限于棒球规则、运动场地等限制,解放后渐渐衰弱,民间发展一直欠缺火候。

    尤其对比东亚地区棒球运动根基深厚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中国棒球的基本盘子太小,所以即使不断进步,还是坐实亚洲的万年老四。

    中国职业棒球最好的时光大约是2000年至2008年。因为北京奥运,体制内资源加码多少雨露均沾,开放的大环境又引入了不少外资机构支持。在上海浦东建起的新棒球场以日资公司康贝命名,cbl联赛的赞助商有佳能等。2008年之前,Cbl联赛发展向好,最好的时候,电视台有联赛现场直播,现场有售票观赛和观众互动,还曾请到安达充为cbl绘制过宣传图。

    正因为有此前数年的积淀,才会有后来奥运和WBC的胜利,也只有了解这些背景,才懂得这两场胜利的珍贵,以及之后中国棒球被荒废是有多可惜。在电影院里想起这些前前后后的事情忍不住想哭。

    在北京奥运开幕前,棒垒球已被宣判取消奥运资格。2008北京奥运是最后一届有棒垒球的奥运会(至少当时是这样。)这意味着棒垒球在中国体制内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源。

    两次历史性的胜利,不足以扭转中国棒球既定的命运。

    体制内资源支持骤降,奥运之后的CBL中国职棒联赛急速萎缩,只剩下上海北京天津广东4支球队。体制外,各地棒球场次第消失在08年开始起飞的房地产热潮中。北京奥运前脚结束,后脚五棵松棒球场就被拆除。(我们还记得当年对中华台北战击出致胜一击的侯凤莲在比赛结束后伏地亲吻球场的样子。)随后是上海的浦东康贝棒球场,昔日为了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建造,还崭新的康贝棒球场被判定利用率不高而拆除改建成三林体育中心。(详见《关于一座棒球场的记忆》)周围世博板块的房价从1万多已经飞涨到8万以上。上海金鹰队主场先是被迁移到偏远的闵行交大球场,再后来在上海连赛场也不设了,四支球队拉去无锡集中几天封闭式打一打,一年的职业联赛算办过了。

    同样失意的还有投资培育中国棒球市场多年的一些外资企业,在《棒!少年》里,强帮天使队南下广东中山,在当地的中山少儿棒球场冬训,球场周边都是新建住宅楼工地,打桩声不绝于耳。带有明显口音的画外音传来:1000多万的投资,才几年就拆了。(据熊猫棒球的朋友说,这里说的是中山的少儿棒球场)

    剧中的孙岭峰教练,是前中国国家队队长,北京猛虎队的元老。如果放在日本,同样地位的退役球员可以回聘当职棒教练,在职棒体系内继续发光发热,像金本知宪,王贞治;也可以去作体育解说,也可以去高中大学社会人棒球体系之间挑选自己喜欢的位置,比如最近刚刚退役去高校大学棒球执教的铃木一朗,甚至尝试进军娱乐业,像板东英二、太田幸司……

    可是在中国,孙岭峰这一代职业棒球人,青春都献给了棒球,干了大半辈子棒球,人到中年了,眼下刚刚有点起色,就像那些棒球场一样,被呼啦一下又推倒铲平了。

    没有人为你准备后面的路。

    该往哪里去,是否还要坚持,这些都是每天摆在面前切切实实的问题。说实话不是一个业余棒球爱好者可以想象和体会的。

    《棒!少年》记录的,不光是少年的困境,也是中国棒球人的困境。

    普遍的“边缘”中国

    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棒!少年》所记录的,中国社会各种意义上的“边缘”,不单单属于棒球或底层人群。 体制内外、城乡二元,构成中国社会结构性的资源分配差异的客观现实。一不小心,谁都会或多或少的体验过边缘化的处境。事实上,二八原则也好,马太效应也好,在资源无法覆盖的“边际”,就有向下的螺旋。 农村社会的资源枯竭,导致家庭秩序无声崩塌,进而生发出拐卖妇女家庭暴力留守儿童等诸多弊病。无力改变现实的马虎父亲,沉溺抖音快手,寻找被看见被承认的满足,可是换成北上广深天天996内卷的社畜,谁比谁更好一些呢? 这种日常存在于主流视线之外,被熟视无睹或者说有意无意忽略的“深渊”,在强棒天使队的故事中只展露了冰山一角。 导演没有刻意的煽情引导,也没有回避,在中国的语境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让一切被看见。

    破局

    等到这几年,棒垒球又宣布重回奥运(本该是今年召开的东京奥运),中国棒球早已不是2008-09年的中国棒球,,一边是被釜底抽薪,荒废了12年的职业棒球人,一边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强棒天使计划”在帮助困境儿童的同时,对中国棒球事业也未尝不是一种自救和破局。

    借助慈善公益项目的资源,向下帮助困境儿童,向上为中国棒球布局储备,当下则制造抓手,向体制内外,国境内外寻求资源和生存空间。在没有人预备道路的荒原上开垦道路。

    这本质上是一门生意,一种商业模式,中国语境下的生存战略。生意不能只有慈善,也不会完美无瑕,所幸《棒!少年》也并没有那样去拍。

    按照孙岭峰和张锦新谈的构想,这些孩子将成为中国职业棒球的第一代。强棒天使的球员可以依靠棒球在义务教育体系内得到晋级加分,更优秀的可以有免试读大学的机会,有机会进入国家队省队走体制内路线,也可以在体制外的中国棒球市场活动,再不济就转化成自己的员工。

    但这仅仅是规划,还有太多空白需要填,任何不确定因素都可能是致命的,球员的学籍落户问题,日常教育管理,训练计划,比赛规划、基地……都只能靠自己解决。影片记录了棒球基地的两次被迫搬迁,搬迁的主要原因,和2017年北京大兴火灾事故后的北京郊区大规模市政动作有关。(2017年11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村发生严重火灾。之后北京的规划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关于青少年棒球,很容易联想起日本的甲子园。在中国,如今也有相当规模的人关注和喜爱甲子园。 不过中国没有甲子园,不具备会产生甲子园的土壤和历史传承,也没有美日韩等地稳定成熟的大环境。这也注定了中国青少年棒球截然不同的叙事。

    如今中国少年棒球主要组成,和大部分体育项目并没有太大差异,体校教育、学校教育、特殊专门教育,业余俱乐部的力量还非常稀少。

    在远没有甲子园的“荒原”上,第一要务是生存,要被看见,然后才有然后。

    功利是难免的,甚至是必须的。

    不过即使有着种种局限,我们还是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有光,土地就开始发芽,或早或晚。

    成长也不是一昧的向好,一昧的光明颂赞,也有困惑,也有粗糙、暴烈、残酷丑陋,混杂着天真、软弱,各式各样的不完美。甚至到故事的最后,梁正双也没有响应他人的期待回归球场。

    《棒!少年》难能可贵的地方,是没有过于刻意的引导剧情,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自然而然的呈现,依靠犀利的视角和剪辑,制造出不输于剧情片的跌宕起伏。也没有预设的结果,这样反而更有说服力,更触动人心,也更加浑然天成的好。

    同样的,我也并不想把中国棒球解读的这么苦情。

    即使官方支持大幅萎缩的2008年之后,中国业余棒球市场,无论从商业的角度还是从受众群体的角度,总体是在不断壮大,如野草般漫不经心又顽强的滋长。

    中国看棒球、懂棒球、打棒球的人在变多,学校棒球教育的规模和渗透率也有很大的提升,MLB之类还在大陆有持续开展活动,业余的草野球队伍增加很多,各种棒球类早教,看甲子园MLB日职直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过去一起看甲子园的小伙伴,现在从事着各种和棒球相关的职业,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快乐的,充满向上的希望。

    即使没有甲子园,没有球场和足够的配套,棒球还是带给很多人生活的盼望与快乐。那些棒球前辈们,能支撑到现在,坚持干着脏活累活,棒球对于他们,应该也是有着这样的盼望与快乐吧。

    在影片中,孙岭峰在有一次宣传活动上演讲说,棒球是一项”回家“的运动,强棒天使计划是要为这些孩子找到他们的家,他们的归宿(大意如此记不太清了)。

    对于中国棒球人来说,继续中国棒球事业就是在构筑自己的“回家”之路。

    对于任何边缘化困境的人来说,转机和希望也永远在寻找“归宿”的路上。 感谢下能拍出这么棒电影的主创,感谢一直坚持着的中国棒球人们,也祝愿小朋友们未来有更好的成长。

    关于一座棒球场的记忆

     5 ) 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纳尔逊·曼德拉

    继《气球》和《一秒钟》之后,过去一个月内登陆院线的第三部令人称快的华语电影,低迷全年的内地影坛在年末奏响强音,虽然这三部的排片量加在一起,可能都赶不上一部闻着就一股陈腐味的《神奇女侠1984》。

    这部国内影坛少见的体育纪录片,找到了近乎完美的题材和拍摄对象。这是一支由功勋教练和退役国手组建成的少年棒球队,专门从贫困农村招募缺爱的苦孩子,引领他们来到北京受训,奔向职业体育之路。编导团队历时三年随队跟拍,将积攒的素材变成了这部真实质朴,又充满人情味和人性美的佳作。

    在这支特殊球队中承包了八成以上戏码的,是一个名叫马虎的孩子。天赋出众,个性乖张,不敢一个人睡觉,却敢四处惹是生非争做老大,在镜头面前更是肆无忌惮,敢笑敢哭,甚至连名字都那么有戏。能遇到这样的拍摄对象,应该是每一个纪录片编导的梦想吧。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主角,让整部片子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无须煽情,一切水到渠成。

    在叙事层面上,导演的梳理能力有所不足,第二主角梁正双的人物线显得凌乱,后半段如能删减一些旁枝,会让整体更上一层楼。但看罢我也曾自问,当年自己做体育电视编导出去拍片子的时候,要能拍到这么多好素材,我大概也舍不得删吧。。。

    观影时还有一点令我深省。放眼整个影院,估计没几个人弄得懂棒球规则,但却不妨碍大家踏准场内场外的每个笑点会心欢笑,落幕时甚至还响起了齐齐一阵掌声。体育在中国也许是小众市场,但背后却蕴藏着普世共通的人性力量,只待有心人来挖掘。我等体育媒体人当以此自勉,“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支小小棒球队就是活在我们身边的例子。

     6 ) 今年最好的中国电影,被踢出了影院|徐元专栏

    弃婴《棒!少年》

    文|徐元

    作者简介:枪稿主编。北影节黑名单份子。

    01

    没有意外,戏里,强棒少年队在美国输了。

    没有意外,戏外,《棒!少年》在影院里也输了。

    1.1%的排片比、2.9%的上座率、1.2万的观影人次、50万的日票房,这就是2020年评分最高国产片的首映日成绩。

    到了上映第二天,虽然上座率激增为7.4%,可排片比也掉到了0.4%,《棒少年》的影院之路,基本走到了尽头。

    其实,这个结果早就注定了。一部纪录片,而且还是一部儿童纪录片,宣发关键词里,更有“爱心”“公益”这类字样,当然很难得到市场的青睐。

    年度最高分华语片上映两天,在影院只有0.4%的排片率

    说来令人骄傲而又心酸的是,中国影市就和头条、抖音一样,是完全的需求导向,消费者口味左右着供给品的生死。

    现如今,一次“看电影”消费通常还包括了餐饮和购物,货币成本及时间成本都不菲,再就大环境而言,吾国国民又相当欠缺高雅文化的修养及需求,所以,“艺术电影”没有大众市场,是一个无可争辩的现实。

    这就是市场经济,这就是市场逻辑。对所有的“非商业电影”来说,这个逻辑是异常冷酷而致命的。

    《棒少年》所遭遇的,其实也就是《气球》《一秒钟》以及更早的《百鸟朝凤》《闯入者》……《三峡好人》所遭遇的。

    影片讲述了一群孤儿和问题儿童在机缘巧合下开始打棒球,并在前国手和70岁的传奇教练的带领下,参加世界顶级少年棒球比赛,书写人生新篇章的故事,图为影片的主人公马虎

    02

    《棒少年》质量上乘,不仅有相当扣人心弦的剧情,又举重若轻地触及到了相当丰富、相当敏感的社会话题,而且还在更普世的创作层面上,探讨了文明与驯化、性格与命运等等深远厚重的议题,确实是放之于中国纪录片及中国电影范畴内,一部难得而可敬的佳作。

    在制作品质上,《棒少年》也有别于一般印象中的独立纪录片,视听出色,节奏明快,完全不亚于考究的商业故事片。简而言之,该片不但“好”,而且“好看”。

    然而,回到“中国电影市场”这个冷硬的庞然大物面前,电影的质量好不好,与票房卖得好不好,每每关系不大——更何况,甚至于“质量好不好”,也是极难界定的。对绝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刺客聂隐娘》《地球最后的夜晚》都是骇人听闻级别的骗钱烂货。

    可是,即便《聂隐娘》和《地球》,也都能靠着“动作武侠”和“浪漫爱情”的类型标签,以及大部头明星卡司、高规格的宣发投入“哄骗”到相当多的观众。而对于大多数如《棒少年》或《气球》这样的“小片”来说,却完全缺乏商业卖点和广告投放,所以注定了炮灰命运。

    虽是纪录片,但本片的好看程度不亚于扣人心弦的商业体育片,值得去影院一看

    03

    确实,一到诸如费里尼、侯麦回顾展或日本新电影展、欧盟新电影展,又或者是First、平遥、北京、上海电影节之时,文艺青年总是能在开票第一分钟,就“秒光”所有的影票。

    这时我们难免会产生错觉,觉得艺术电影的消费需求非常旺盛,艺术放映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好买卖。

    而再到《棒少年》《气球》乃至《一秒钟》,评论界、传媒界和电影圈的讨论、点评、推荐,也是显得汗牛充栋、无日无之。

    具体如《棒少年》,真的有非常多的明星大导,在社交媒体上写出了热情洋溢的推荐语——而且,不难看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远比平常彼此新片上画时的“商业互吹”要真挚用心得多——原因也很简单,《棒少年》确实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电影。

    可是,这些圈地自萌的喧哗热闹,完全左右不了影院经理和普通观众的选择——他们其实看不到,而且也不在乎。

    影史第一名的《教父》,在腾讯视频上线五年多的播放量,不过是还需另外付费、上线才一周、口碑断崖的《冷血狂宴》的1/4

    “文艺小片”在任何国家都是电影市场的小板块,这是大前提。而具体到中国来说,电影市场粗放生长了17年,至今也没有分区、分线、分类之区别,所有的大片小片,都以“月”为周期,面向全国所有影院影厅发行,甚至连定价也毫无差别,这就更加加剧了市场里的马太效应。

    呼吁多年的“艺术院线”,至今不过是一个松散乏力且受制于官方的机制,除了承担了一部分艺术影片的放映之外,完全看不到长期的有效地推广、宣传艺术电影意义作用的动作,也看不到短期的招徕观众的有效办法(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文化上的)。换言之,“小片”的目标消费者不但数量稀少,还严重缺乏引导、缺乏组织、缺乏培养。

    04

    以法国为首的艺术电影大国,执行的是一整套从立项到制作到发行的全方位扶助政策,简而言之,就是劫富济贫的一套办法,让美国大片和公私电视台这样的大户,掏出足够多的资本和资源来补贴艺术小片。

    而反观中国,巨额的进口片票房,留存为中影公司的利润,巨额的电影专资收入,留存为主管部门的家底,虽然也有了一次次的改革改良,可是显然它们对于“小片”的扶助极其有限而且极其苛刻的。至于“都是一个系统”的国营电视台,更是完全置身其外了。

    文艺片的发展在我国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很多时候都要指望一些人的理想主义

    这就是最吊诡的局面,对于中国的“艺术小片”来说,市场和政策都不是朋友——前者可能只是冷漠,而后者不要说扶助了,甚至经常还会“毙掉”你。

    当然,如果要拍的是“歌颂”“弘扬”一类的题材,那么不但主管部门,甚至于各级地方,都有大量的资金为你所用(典型如河北某县那4000万城市宣传片层层转包为130万的丑闻)。不过,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05

    现实就是如此。可是,生活还要继续。强棒少年队输了比赛,擦干眼泪,还是要再训练、再出赛。

    不管市场表现如何,《棒少年》《气球》《一秒钟》都算得上的2020年的中国电影的脸面。只是希望院线窗口期结束之后,民营的资本、民营的视频平台,能够再给它们续上命。

    总之,对这些影片来说,拍出来,比卖得好更重要。

    未来,或许这样的电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而无可奈何的是,这就是我们全民共同导致的后果,也怨不得别人。

    编辑|浪浪

    排版|透纳

    THE END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7 ) 燃与苦交织,棒球与人生之味

    初知《棒!少年》,是因为它在今年的FIRST获得了超高的口碑评分、拿下了年度最佳纪录长片奖,被一票影迷誉为“年度纪录片黑马之作”。

    《棒!少年》为什么能触发不同层级的观众相同的共鸣?起初,我的猜想是棒球少年们意气风发的那一番“燃”。毕竟本片选择将镜头聚焦于北京市郊的一座棒球少年训练基地,标准的体育题材纪录片视角。

    而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它根本不是一个体育题材纪录片,确切地说,它更关乎于生存处境与人生选择。球场之外远比球场之内更精彩,也引发了我另一些层面的思考。

    影片开始于河北农村一片乱石林立的孤凉山岗上,坐在山顶远眺的男孩小双,即将踏上前往北京的“棒球征程”。他的大伯带他去给他的父母扫墓,临了不免嘱托一句:“你好好地干,再也别回到我们这个地方”。镜头随之切转,本片的另一个主角——来自宁夏的马虎,一脸疲惫地出现在观众面前,神色恍惚地迎接北京的夜与昼。

    寥寥几笔的开篇,就精准地埋设下了整部影片的前提,我们很快便会意识到:在这座棒球基地里,每个稚气的孩童身上,也许都藏着一段叫人不忍聆听的沉重苦难。接着往下看,你会更加惊讶于,苦难将轻易、简单地被这些孩子们脱口而出,仿佛这些过往都已化成不再发疼的伤疤。

    性格有些忧郁的“乖乖仔”小双是个孤儿,家里因为养不起他,把他给卖了,买家却因“个头小”的理由把他“退货”,他的双胞胎哥哥代替他被卖掉。而被视作无用之人的他,差点就被家里给埋了。小双看起来比谁都温柔、内向,心里却总是杵着一股劲。

    过分外向,甚至显得有些“调皮”的马虎,同样有个不幸的家庭。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离家出走,外加父亲的不管不顾,让他的童年蒙上太多的阴影。而掩盖这些阴影的方式,就是给敏感的自己塑造一个坚硬的外壳。来基地后多次失控的表现,仿佛是他在集体中寻找自我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家庭不完整、身陷困境、需要帮助;年龄7岁到9岁;身体健康——这是强棒爱心基地的创始人孙岭峰立下的“天使救助计划”选择孩子的标准。孙岭峰18岁时就入选了国家棒球队,一直打到2010年退役。退役后,他做过江苏省队的主教练、运营过中国棒球联赛,心里仍怀揣着一份要在中国棒球界发光发热的情怀。

    当然,这个基地的由来并非“情怀”二字这么简单。他在片中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与金钱成本,从全国各地拉来这些挣扎在贫困线的孩子们,培养他们成为“棒球少年”的原因:

    对于这些孩子们而言,在贫困的乡野和破碎的家庭里,即便能勉强生存,也难以拥有常人眼中“像样”的生活。而来到北京,别的不说,首先解决的就是温饱与生计问题,基地给了他们一个报团取暖、集体生活的家。

    其中有天赋练得好的,日后有机会能成为专业的棒球运动员进入省队、国家队。进不去的,也可以通过比赛,拥有免试就能上大学的机会。假如练得还不行,这些孩子至少也可以在成年后转化成棒球行业里的员工,拥有清晰的职业之路。这些归宿显然是原先的孩子们想都不敢想的。

    于是,这些“已识愁滋味”的少年们,他们实际上是被提前安置好了人生方向。棒球在中国是一种较为冷门的“精英运动”,在他们身上却得到了相反的答案:对他们而言,来到这里,棒球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跳板,是脱离生活的苦海、努力挣扎着游向另一个阶级的可能。

    棒球,是他们来到命运的岔路口,几近于唯一的“好出路”了。

    面对基地里埋藏的这一复杂现况,《棒!少年》的导演许慧晶采取了较之于一般性的纪录片截然不同的叙事模式。表面上看,这部纪录片采取的是标准的人物驱动型叙事,驱动影片前进的力量显然来自于小双与马虎这两个“互补”式人物的双线成长,兼而展现出棒球少年的群像生活,看似所有的切入点都是围绕着人物渐次展开。

    但与此同时,社会问题总是会如“打游击”一般出现在片中各个叙事节点上,让观众意识到小双、马虎与其处境的复杂性,并从他们情绪起伏激烈的日常生活里发散出多个层面的议题——包括对强棒爱心基地运营方式与工作方法的观察与反思,中国城乡图景的迁建变化,棒球与人生命运的关系等等。

    这些在叙事中不断游动着的发言位置、视角切换,常常以硬切的剪辑方式快速地将零碎的信息点抛出,灵动且充满巧思。这让它在叙事的切面上显得更为宽泛、散落,着力的点也更多。

    《棒!少年》以此清醒地提示着我们观众:即使纪录对象是一群简单纯粹的孩童,他们身上也可以暴露出诸多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关注的问题。

    来自社会现实的阴影,确实在少年的身上随形。在片中,马虎的成长线比小双更为清晰、完整,性格的张力也更引人关注;但我却着实更关注于那个常常在角落里沉默寡言又心思细腻的小双,并因他而心痛了好几次。

    《棒!少年》最让我百感交心的时刻,就来自于他们最后在美国比赛时输球后的一幕——小双哭得情绪崩溃,马虎拿着汉堡上前安慰,却进一步引起了他的自责。他懊恼于自己辜负了所有予以帮助的人,当马虎进一步和他说“之后有的是机会”时,他说出了令我震惊的一句话:“机会只有一次”。

    令人难以想象,这句如此决绝的话,出自这么小的孩子之口。而也正是在此刻,影片此前不断构建的“宁夏与河北的乡下 - 北京 - 纽约”这一对仗严密的“三城记”结构,被推向了情感上的顶峰。

    我们会突然发觉,无论是小双还是马虎,他们在经年累月的训练后,都早已不是自己初来基地时原本的样貌。在城市中,棒球运动的燃、学校教育与集体生活的优越,改变了他们;最后漂洋过海到光鲜的纽约,在那里生活、比赛的时光,也改变了他们;而回到家乡,回到自己原先的家庭中,那个连破败都难以形容的环境里,三方图景之间的巨大落差,窘迫、贫瘠的现实又一次压得小双透不过气。

    棒球与人生的关系,在小双此后的抑郁与痛苦中变得无比扎心,他的面前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而这道开放的难题也在影片的最后摆给了观众。

    令人欣慰的是,《棒!少年》所拍出的运动之燃,并不在于棒球训练过程里的“自然而燃”;所直视的现实之苦,也并不在于少年们身世的苦情。这些层面之上,它更想让观众真正看见的,是这群少年他们奋力改变自身阶层处境、“叫板命运”所迸发出的冲劲,以及需要忍耐的艰辛。

    棒球少年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要选择棒球作为一生的志业,那么遍体鳞伤、擦掉血泪、伤口结疤的日子也才刚刚开始。但也正如只有食用苦楚之物方可体验的“回甘”,在这条他们改写自身命运的必经之路上,苦终究会成为成长的馈赠。

    燃与苦交织,才是棒球与人生之味。

     短评

    first露天电影。映后采访导演哭了。马虎捧着帽子在一旁站的笔直,他说这是棒球队最起码的礼貌。

    7分钟前
    • solar60th
    • 力荐

    好看,一会儿野性难驯的生动活泼,一会儿原生家庭的低回沉痛,还有体育运动的训练和激情,看惯了日韩、台湾、美国的棒球题材电影,看中国大陆的故事,第一次接触,题材很新鲜, 摄影、剪辑、声音做得很好,抓住了人物的神采,就是结尾收得有些突兀,感觉意犹未尽,事情还没说完整。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赛事希望改变命运的中国穷家庭、苦孩子,像蚂蚁一般的人生,让我想起几年前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千锤百炼》。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4.3/5,非常成熟的工业纪录片,记录两个贫困少年的成长来俯瞰国内目前的职业棒球生态系统。本片有非常好选题,标签也蛮多。北京、拆迁、脱贫等热门议题,但是导演并没有去涉及过多的社会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两个小孩在这个大浪潮中被裹挟着前进的路途中,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心路历程。从多个维度去呈现小孩的成长,是目前为止国内比较成熟的商业纪录片。简单来讲,片子很好看。

    14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惊喜之作。底色并不是“燃”,而是各种意义上的“人生之苦”,家庭之苦、现实之苦、肉体与精神之苦,挨个克服。小双在美国输球时的那句“机会只有一次”,令人振聋发聩。编导以双人物线和三城记(宁夏、河北-北京-纽约)梳理出的对仗结构非常有效,能直接从球场往下穿越到机构问题、阶层问题与城乡图景,再往下则是棒球与人生的关系。对马虎而言,这个世界“有的是机会”;对小双而言,这个世界“机会只有一次 ”;而无论是谁,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遍体鳞伤、擦掉血泪、伤口结疤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1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马虎紧张地说:“我看了我自己的影片以后觉得我自己变了。”

    20分钟前
    • R
    • 力荐

    国内较少见的棒球题材,且关注到边缘/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群体出路问题。影像技法颇为成熟,素材剪接堪称最大亮点,一部纪录片的“戏剧性”丝毫不逊于任何剧情片,千疮百孔而仍有一丝亮光的生活本身就蕴含着远胜任何人为故事的丰富涵义,称得上任何层面的“好看”。两个男孩都很出彩,一个是惯于惹事挑衅的混世魔王,一个是温顺平和忧郁的爱哭鬼,却都拥有同样令人心痛的渴爱之心——夜幕里唱着“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在大树下挥手“你不能不管我呀”。欢闹背后深藏的孤苦,奋斗是为了走出去,迎接自己的命运。并非套路化的“高燃”或“治愈”,导演采取了较为客观的立场,以男孩们的经历为原点,凝聚折射社会现状之一角,且收放自如,并未贪大求全地沉溺于枝蔓。

    2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其实还是故事性蛮强的那种纪录片,尤其是马虎这条线索,剪辑上很用心的把他的成长和变化做出来了,会让你被这个角色的变化吸引住。相比较而言,小双这条线稍微差一些。少年棒球、穷困家庭或者孤儿、少年成长,其实这片涉及的话题还挺多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就是总觉得还差点,没那么清晰。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像看了一部北野武电影,笑和哭都在不经意间。小双和马虎一出现,脸上就写满了所有的故事。

    2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完成度相当高!映后教练说,小双最后还是回到基地打球了,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为什么会如此牵肠挂肚?可能真的就是怕孩子错过这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吧……希望主创们能把这个项目跟下去,多好的题材,可以拍成《人生七年》那种……

    28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这就是First最佳纪录片?剪辑一塌糊涂。上半部以“刺头”马虎为主要叙事对象,中间又另行插入小双的故事变为双线并行。下半部流水账地记录了少棒队的美国之行、拆迁的困扰和小双的迷茫。逻辑架构混乱,主题模糊不明。是励志吗?镜头前的少棒队训练像一群胡闹凑数的散兵游勇,莫名其妙竟能代表中国参赛,被美国少年打得落花流水惨败而归是注定的结局;是慈善吗?少棒队幕后老板有商人的精明,各个发布会有商业生意的运作考量;是温暖吗?少棒队宿舍冬天暖气不足,还要被市政拆迁驱赶,令人心寒;是成长吗?马虎似乎逐渐懂事了,小双又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要努力不愿做奴隶,既不热 血,也无梦想。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或许和球队一样迷茫,一样四不像

    29分钟前
    • 汪金卫
    • 较差

    今年FIRST影展看的第一部,影厅掌声欢呼雷动。作为一个棒球运动爱好者也非常感动。关注了本片两年,看到成片非常开心。

    33分钟前
    • 罗夏
    • 推荐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四: 纪录北京一所私立少年棒球专业学校的生存与训练,优点是导演及摄制组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学校、学生家里、国内外赛场多处跟拍,细致、生动地展现了这些为棒球事业顽强奋斗的孩子们和教职员,特别对两个十一二岁的小队员的描写与刻画深入、动人。在西宁几场放映中,感动了社会各层次的观众。获得“最佳纪录片”、“观众最喜爱”奖项奖,实至名归。 本次影展竞赛的纪录长片七部,据说佳片不少,观众反映强烈,可惜只有一个奖项。纪录片创作艰难,又没有故事片那样的广泛放映市场,影展应该对他们多做鼓励。

    3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小双相信美国棒球联赛是他只此一次的机会,明明这么年轻,却忽然老去。马虎坚信未来的机会还多着呢,虽然终将老去,却永远少年。有人身处巅峰浑然不觉,小双却能预见顶点。有人一生困在谷底挣扎,马虎却能触底反弹。棒球让他们飞上高空触手繁华,也让他们甘心平凡亲吻地面,让他们苍老,也让他们年轻。

    4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片名是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它让我以为是台湾拍的鸡血鸡汤电影。但实际上它成为了中国少年版的minding the gap. 最牛逼的是视听和剪辑。纪录片中不多见的出色摄影,平衡了对主体的关注与视觉表达之间的关系。剧情片风格的剪辑节奏很快,但不光是快,还花时间用了很多蒙太奇手段去丰富影像文本的意义。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声画配合的抒情段落,也很有影像魅力。最难得的是在这样很容易过于侧重戏剧性表达(狗血)的题材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物更深层次的精神状态。马虎那些迷茫、孤独和矛盾的时刻,都被抓到了,这是这部纪录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45分钟前
    • Unbeliever
    • 推荐

    我觉得风评从来是一件奇怪的事,9.3有点搞笑了

    47分钟前
    • Je
    • 还行

    他说他没坐过飞机 好啊 再也不要坐了 然后空中飞过一架飞机 他马上抬头看 一个白色塑料袋飞的很高

    4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个人层面,这些孩子除了棒球好像没有别的出路了。教练无数次威胁马虎:不好好练就回家去。这种孤注一掷的个人斗争使人动容。和芝加哥少年队的残忍对比又让这种个人斗争显得无力。外部环境,棒球俱乐部无数次被迫迁徙:城中村改造、宿舍禁止住人、锅炉不符合环保标准被砸、棒球场改成地产、市郊小学被拆。一些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缺乏了必要的人文关怀。一个政策出台必须要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补偿措施。国家发展得太快,有一些人就被抛下了。那些没有被镜头聚焦的人生又如何了呢?

    54分钟前
    • ann
    • 力荐

    「新闻有一处虚假就失败了,但小说有一处真实就成功了」。而纪录片,就是要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这部纪录片好就好在它有鲜活而真实的人物,以及那个「快手」背后的真实中国。

    57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虎哥一定要打到美国去!😭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很开心看到中国青年导演拍记录片的时候不再执着于所谓的长镜头,而是把重心放在人文关怀上面。这是first影展开幕以来最长的掌声。教练说小双现在还在老家情绪波动比较大,但是他始终是他们的一员,一定会回来的。 ——2020年7月28日——————————————————附上豆瓣网友提供的最新的消息:小双已经回来了。他说,教练去找了他七次,他还给自己一个机会。他这么长时间缺席,是因为他在对抗抑郁症,现在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2020年12月22号

    1小时前
    • wuli曜子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