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春风

    春风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23

    主演:庄媛媛 

    导演:杨立超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Kyrie之歌

    • 正片

      锦绣前程

    • 正片

      乱世花道

    • 正片

      黄金十二宫

    • 正片

      花好月圆1958

    • 正片

      幻影战士

    • 正片

      亚博

    • 正片

      常在你左右(粤语版)

     剧照

    春风 剧照 NO.1春风 剧照 NO.2春风 剧照 NO.3春风 剧照 NO.4春风 剧照 NO.5春风 剧照 NO.6春风 剧照 NO.16春风 剧照 NO.17春风 剧照 NO.18春风 剧照 NO.19春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取材于青岛“支教岛”的故事。 只有三位老师的竹春村小学因师资力量不达标,面临着被取缔的现状;此刻支教岛老师张妍的到访,让校长王保田充满敌意且紧张万分。为了使学校不被取缔,信奉成绩是检验孩子好坏唯一标准的王保田把期末考试当做救命稻草制定了高强度的学习计划;而这一切却与张妍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偏差。相处的过程中,张妍为三位老师带来了不一样的教学理念和改变,也通过三位老师看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无私与付出,从而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与梦想。

     长篇影评

     1 ) 走了千条路,都是死胡同

    看了这届电影节最期待的电影之一:春风沉醉的夜晚
    本片实在无法用完整的段落来写评论,只能零散记下感触
     
    1.看完影片才知道,我之前臆想的剧情是多么的苍白,电影里一共有大约4段不同的三角恋,有男男女、男女男、男男男。不一而足。千言万语完全无法汇成一句话,但这部电影证明娄烨要想顺顺当当讲一个故事,那一定不会像《苏州河》那样让人迷惑。
     
    2.可以想见,外国人对于中国同性恋的生存状况的了解,绝大多数基于本片产生。当然,本国人民应该也是如此。基于此,影片展现了以下事实:中国有比例庞大的的异装癖……中国的同妻都希望日子继续过下去……而每一个男同性恋都希望把自己的男友介绍给自己的老婆/女友,终极理想都是三个人幸福的生活下去……后面这几点都尤其让外国人崩溃吧。
     
    3.虽然影片真的非常非常脏,每个角色都让人难以心生好感,但是在对男同性恋这个群体的表现上,《春风》没有像《非诚勿扰》和《立春》那样用戏谑和夸张的笔触去描写。《春风》至少从镜头语言和画面风格上非常写实。
     
    4.整部影片都是灰暗的。全片唯一的光明的场景出现在程思诚和秦昊浴室交欢的段落……然后迅速的又沉入黑暗的背景中。整部影片都是灰暗的、灰暗的。关于性的场面,场面虽不够裸露但直接得毫无美感可言,当然娄烨也不要美感,也不知道是因为看片前吃的炸猪排不新鲜,还是放电影的巴赞厅太小太拥挤,反正看完影片之后我真的看吐了。
     
    5.至于影片为什么叫做《春风沉醉的夜晚》呢,这段郁达夫上世纪20年代的文字的确有机地融入影片中。不得不称赞,就地下电影而言,娄烨真的是太多文艺青年的导师。音乐和场外字幕都用的极赞,除了那句郁达夫的这段话,“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真是用得挺绝的。
     
    6.娄烨为什么会拍这样一个题材呢,看到大半略有感触,片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寓意镜头还是比比皆是:汽车驶过具有象征性的南京长江大桥,片中两男一女短暂的欢愉相处时,窗外好似无心的旅店招牌写着“和谐旅馆”……简而言之,所有的性压抑都是政治压抑,性取向的不自由就是生活的不自由,走了千重路,都是死胡同。从上世纪20年代郁达夫的时代,到当下这样一个国富民强的时代,从未真正有选择的权利。这一点,郁达夫80年前未解的人生难题,到如今似乎都没有改变。
     
    7.电影散场,不出所料,鬼佬们都很喜欢这部影片。这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压抑的、灰暗的、也是真实的中国。是我们所不愿承认、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情愿被忽视的一面,假装看不到,不代表他们不存在,但中国的文化核心不就是彼此包容,假装看不到那些我们不想看到的么?
     
    8.最后表个态度,我觉得影片真的还算不错,但我实在不喜欢这样的影片,因为任何一个深受中国核心文化渲染的中国人,都会认同有些问题既然无解,就不要试图去解答。

     2 ) 那些花儿

    一)

        《春风沉醉的夜晚》,是2010年看过之后少数能给我带来长久思考的片子,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错过什么,生怕自己的任何揣度有失偏颇。每看一遍所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每次都会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与复杂的心理变化。每一次的审美体验让我错觉那一瞬间我与他们的灵魂是拥抱在一起的。很长时间来少有让我强烈想为之写些什么的片子,那种观影之后的压抑让我持续一个星期透不过气来。逼迫我必须把内心积压的情绪写出来,仿佛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解脱。

                                                  

         所以,即使我想把自己放在一个远离影片意象覆盖的角落,以一种客观的视点去评价,我还是会不自知地表达着我对它的溺爱,这是一部没有硬伤的作品,但是我们总是觉得它可以拍得更好些的,因为我们在其间投注了自己的感情,把它看做自己的电影,不断的往里面寄托希望。

         这是一部看得越多遍,越偏离影片表象的电影,它会慢慢在你的幻境里升华,变成你独有的心灵体验,如果说第一遍是看他们的故事上演,那么接下来的几遍是在寻找答案,不断地在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会这样决绝的离开他,为什么他会选择死亡的方式完成他的所谓仪式性的叛逃,为什么他会带着女朋友跟他一起去旅行。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相爱,为什么人可以不顾性别,种族,国度,距离,年龄地去爱,为什么爱情总是让我们如此受苦,可是到最后,为什么相爱的人又如此这般的伤人以及自伤。三个男人,两段感情。电影里出现的女人,是被模糊化,概念化的。两位女性角色大概只是他们感情世界里的配角吧。

     (二)

          朋友问起这部片子是讲什么的,我说了一段,由人称代词和动词组成的奇怪短语:她爱他(王平),他(王平)爱他(姜成),他(姜成)还爱着他(罗海涛),他(罗海涛)爱他(姜成)还有她(李靖)。如果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部用同志之爱引起大家猎奇心理的片子,那么你就错了。娄烨说《春风沉醉的夜晚》不是一部同志电影,而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爱情电影——一点不错,《春风沉醉的夜晚》没有讨论诸如“只联系生育的爱情观是落后的”这样宏伟壮阔的命题,他要表达的只是卑微的小人物寻找爱情的艰难,以及在爱情面前被剥落的尊严。其实在当今社会,不管是同性恋或是异性恋,青春爱情许多时候都以没有好结果作终站。一切仿如郁达夫诗中所言: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可是什么又是好结果呢。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曾经happy together就好了吧。一切现世的快乐,都可贵,何必去想那遥遥不可及的未来。我爱你,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何宝荣黎耀辉。像《春光乍泄》的英文译名《happy together》。有些快乐是需要一辈子去回忆的,慢慢的快乐变成了心里不愿意去触碰的心伤。我们渐渐淹没在生活的洪流里。那一夜的春风沉醉,他们是快乐的。他给他念郁达夫的散文,他的无可奈何以及所有的不如意都化入郁达夫的文字,在唇齿间婉转流淌。
       (三)

         纯粹的爱是不分性别的,不管男人和女人,还是男人和男人,在爱情面前的那种无力感都是一样的。娄烨的匠心之处是,他把所有快乐都染上悲伤的调子,把所有爱情的变质并不归结于爱人的变心和背叛,而是催人老的时间,以及时间背后不可名状的悲剧力量。娄之所以把主体锁定在同志电影,不过是把爱情的困难加大到人力几乎难以改变的困境罢了。太多的人情世事,太多的艰难险阻。久攻不下,又不愿放弃,徒生无奈。

         这是一部文学性这很强的片,剧本的高水准在国语片大多重形式轻内容的现状里算是上乘之作。梅峰的编剧很好,戛纳给它最佳编剧很中肯。娄烨在影片里用了大量花的意象,从一开始,被雨水滴撞漂浮在窗脚的莲花,到后来三个人各怀心思的在KTV里唱的那首《那些花儿》,以及最后姜成在伤口上纹的莲花刺青,开满的鲜花或是布满了小碎花的衬衫。这些片段,一次次的回放,一次次眼泪偷偷的淌满脸颊。TA们去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在中国文艺创作里,讲究意境的创造,艺术家们都十分注意精心选择自然界富有诗意特征的事物或景物,常常被画家引入画中的“梅兰竹菊莲”,这些自然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品格。此片中应用莲花的形象大概是取自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以及它身上蒙上的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佛性。莲花是王平和姜成爱情的注脚。他对他的爱,像一棵飘在水面的莲花,无根,却洁净。

    爱的时候,怀中有过盛开花朵。可是大多爱情像是花儿一样,美丽易逝

    分开简单,抹去往事极难。

     3 ) 听了吗?我再给你读一遍吧!

    “她是不想做工,而工作要强迫她作。
    我是想找一点工作,终于找不到,就去做筋肉的劳动吧
    但我这一双弱腕,怕吃不下一部黄包车的重力。
    自杀!
    我有勇气早就干了,
    现在还能想到这两个字,足证我的志气还没有完全消磨尽哩。
    今天那无轨电车的机器手,他骂我什么来?
    黄狗?
    黄狗倒是一个好名词。
    我想了许多凌乱断续的思想,终究没有一个好法子,可以救我出目下的穷状来。
    听见工厂的汽笛,好像在报12点钟了,我就站了起来,换上白天脱下的那件破棉袍子,仍复吹熄了蜡烛,走去外面去散步去。
    贫民窟里的人已经睡眠静了,对面日新里的一排临邓脱路的洋楼里,还有几家点着红绿的电灯,在那里弹罢拉拉衣加(俄罗斯民间的一种三弦的三角琴)。一声二声清脆的歌音,带着哀调,从寂静的深夜的冷空气里,传到我的耳膜上来。这大约是俄国漂泊的少女, 在那里卖钱地歌唱。
    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地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出一点二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
    1923年7月15日
    听了吗?
    我再给你读一遍吧!
    (当这样的无可奈何,春风沉醉的晚上, 我每要在各处乱走,走到天将明的时候。)
    郁达夫
    一九二三年

     4 ) 我不是007,我是同性恋。

    在我的印象当中,世间似乎有五种东西,是有原罪的。

    电影,漂亮女人,金钱,间谍与同性恋。

    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有了不可撤销的罪名,无法被世人原谅的罪名。

    《春风沉醉的夜晚》里的三个男人,是中国同性恋,所以他们必须像英国间谍一样活着,小心翼翼的活着。因为一旦暴露,就必须自杀。

    从我热爱电影的那一刻起,我就相信三条:

    第一,电影对于我,就是一层像纱般披在万事万物之上的微光,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通过镜头与屏幕,这层光才会浮现,它让这人世间不仅仅有凄楚,还有尊严。不仅仅有粗硬的物质,还有柔弱的光与影。

    第二,伟大的电影对于我,就是几个人,从头到尾的关系变化,却说尽了酸甜苦辣,爱恨离别。。

    第三,伟大的电影剧作对于我,不是如同上帝一般,造出河流,山川,土壤与微风,再像做盆景一样,把它们放在能够掀起足够大矛盾冲突的地方。而是唯物主义的,河流早就在那里,山川也早就在那里,万事万物早已存在于亿万年前,故事却像只鸟一样,划过所有空间时间的上空。它的眼睛就是我的眼睛,它带领着我,看透六道轮回,万千红尘,

    以这三条来看近五年来的中国电影,我近乎于绝望。拍物,焦都不准。说事,事都不清。

    更别提事物中的人了。

    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为这部电影激动,痛哭,失眠。

    好久没有在电影中看到有质感的人了。

    手持摄影与密集的跳切焕发了它们本该具有的光彩,人物在影像中被偷窥,被揭发,被抚慰,被审视。迷醉而又疯狂的中国,沉沦到无家可归,沉沦到家变成了炮房的中国,终于被一个个切割到凌乱不堪的画面,拼成了整体。

    该有几个人就有几个人,这几个人该有几组关系就有几组关系。关系与关系之间的连接与渗透层次清晰,纬度丰富。每个人物该有多少戏份,在每场戏中占多大比重,起什么功能,编剧全都了然于心。

    并且在它的剧作中,物与空间,还有声音的运用也令人着迷。我一直相信,起承转合还不能叫做电影,时间空间那才是电影。

    只能在这个空间,只能在这个时间,才能发生这个故事——我喜欢这样的电影。

    空间是这个国家——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可能变成禽兽,就是当一个国家的动物性大于理性,并用伦理与法律来遮掩贪婪的时候。

    时间是现在——全是想爱不能爱的人啊,就像那些花儿,散落在天涯。所有的拥抱全都破碎了。

    暧昧与苦涩的爱,凶猛与爆裂的爱,

    我们活一万年死一万遍,在佛祖面前哭泣在阎罗面前抽疯,所做的这一切,全都是为了爱。

    男人与女人,男人与男人,女人与女人,关系再怎么隐秘,性交方式再怎么复杂,到最后也只能剩下人与爱。

    在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剩下人与爱,总比只剩下恨要强吧?

    我认为它能跻身于”伟大的中国电影“行列的原因就基于此:

    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当代“”电影“,并用中国当代电影该有的电影观念,丰富技术与坚硬风骨,描述了庸俗生活之下,那些暗探一般活着的人心中那奔腾的炽热之爱,并给那些人那些爱以高贵的光。肉体的,皮肤的,指甲的光。

    春风沉醉的夜晚,因为爱,所有的间谍,都成为了光。

     5 ) 惊蛰后生出了孤独的枝桠

    上了梅先生的课,不多不少正好四节。初见,心中略怕,不敢抬头望,一望就怕望到他的眼睛。他的眼神很犀利,端坐在那里,不悲不喜。在他的课堂上,有天然生成的一种静默,他仿是本人的气场沉淀在周围,不肯散去。但他一启口,久违的儒雅绅士之风吹来,让人沉醉。

    兴许是他太擅长法国电影,连举手投足都带着法兰西的味道,他侃侃而谈,讲诗意现实主义,讲新浪潮,讲左拉,讲杜拉斯,讲他熟悉的戛纳电影节。

    一次课后,我们蠢蠢欲动,纷纷上前央求他讲讲这部作品,他说只要我们都愿意他就讲。他没有讲,下回课依旧带着能让班上众人睡倒的“闷片”,考验着我们的耐力。课代完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像电影中的长江,弥漫着雾气、惊蛰过后潮湿的空气、旁边遮蔽着那田田的叶子。不远,但也不近,略带失望,略带欢喜,交织在一起。

    后来我又看了一遍电影,从那雨滴滴落的开端到江面濛濛的结尾,他好像就藏在背后,藏在黑暗狭小的书店,藏在江风习习的江畔,藏在每一个男人女人的面孔之下,但又说不清楚,凌乱细碎,孤楚无助,那隐隐的不安冲击着心灵的堤坝,潮水来了又走。他分明带了自身的气质融入其中,以至于在一刹那, 我在三位男主角的面孔中发现了那一丝一缕的似曾相识。

    人人皆夸娄公子的才华,却没大有人留意梅先生作为创作者倾入了多少个人的情感。他把孤独的城市、孤独的人群孤独的情感残忍地剖给大家看,却又不忍心将事情全盘托出,只好将那残酷留在船上三人眺望远方的缄默,留给寡妇突然挥舞的一刀,留给昏暗的酒吧中嘤嘤的哭泣,留给黎明的那些花儿……

    结课后的一天,我与他在电梯口擦肩而过,转身看他孤独的背影,仿佛明白了什么,那是诗意的孤独,那是诗意的回归,诗意的召唤,是诗意的创作者写下了一个诗意的故事。

     6 ) 时代的疼痛

    1

    不知道为什么,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让我强烈地想起了阿根廷电影大师费尔南多·索拉纳斯的《云》(La Nube),也许是那种同样阴雨连绵氤氲潮湿的氛围,也许是电影结尾那个灰色城市的远景与《云》中海平面上浓密灰云静止凝结的意象之贴近,但更可能的,我想,是两部电影都充斥的一种不加掩饰的疼痛感。

    索拉纳斯是十分激进的一位导演,他拥有比较强烈的庇隆主义情结,曾经成立过“解放电影小组”(Grupo Cine Liberación),在1976-1983年的阿根廷军政府独裁期间流亡欧洲,回归后积极参加政治运动,1998年的作品《云》是他最后一部魔幻现实题材的作品。故事里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接连下了1700多天的雨,财政拮据的镜子剧院面临将被拆迁的命运,剧院经理和好友剧作家想尽办法竭力拯救。故事中穿插了政府腐败无能的方方面面,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对人民无能为力的痛心,撼人肺腑。索拉纳斯用了荒诞戏剧的手法直抒胸臆,人物的疯魔固执与内心的悲苦焦虑成正比,但哪怕被逼迫到了毫无退路的死角,也要望着死神的眼睛坦然唱着,用歌声说“不”。这部片子我连看了两次,每次都是热泪盈眶。
     
    《春风沉醉的夜晚》题起郁达夫的散文,文中人物也有念诵这篇散文的片段。郁达夫写的是在穷困潦倒之乱世(1923年)他因失业搬入上海日新里对面的贫民窟,认识了一位名唤陈二妹的年轻烟厂女工。女工的倔与强和他自己对生活的颓废与展望彼此交织,所有的思绪全都归结到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那是一种无解的哀愁,弥漫在躁动与沉沦交接的边缘,遮掩不住的,是人心深处不能舒缓的悲戚与苦闷。


    2

    《春风沉醉的夜晚》讲的是一个同性恋的爱情故事,所以才参加了旧金山国际LGBT(同性恋、双性恋与变性者)电影节展。但他所描绘的感情却远远超乎了“同性恋”这一种界定,那些悲与喜,那些欢笑与眼泪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真挚,我全不觉得必须要成为一名同性恋者才能沉溺其中,不,甚至国籍年龄种族语言都不是界限。旧金山卡斯特罗电影院里,前后左右那么多形色各异的面孔,却都在同一个时刻,在同样的音乐声中,同样沐浴在屏幕投下的灰蓝微光里,轻轻地擦着眼角抑制不住涌出的泪。

    娄烨在片中用了很多“花”的意象。开篇是雨水中的莲花,后面呼应的是主角姜城(秦昊)、罗海涛(陈思成)和李静(谭卓)在KTV包厢中流着眼泪唱《那些花儿》,还有莲花的纹身,开满鲜花或是布满了小碎花的衬衫。这是一部特别安静的电影,没多少对话,就连最为戏剧性的人物冲突高潮也剪切得凌厉迅捷,但所有的人物心里都饱含着一团遏制不住的委屈,有的源自爱情的背叛,有的来自生活的艰辛,还有的是往事并不如烟的伤痛。这些委屈的心事交汇在南京这个阴柔的城市里,在一个湿漉漉灰蒙蒙的春天捂在人胸口发霉,腐烂,疼。

    娄烨还用了很多近景特写。频繁出现的性爱镜头中,肢体横陈占满整个画面的情况更是常见。有一个浴室性爱场景的用光让我很是迷醉。狭窄的室内,唯一的光源是头顶斜上方的一角小窗。人物逆光而动,有时进光多些,有时少些,造成的视觉效果是画面的明灭交替。这种明与暗的反复交织恰好吻合了人物内心激烈的躁动与挣扎,不知是偶得还是特意为之,那份镜头调度的自信令人印象深刻。

    我并不喜欢娄烨在《颐和园》中的强力煽情,过于隐晦不明的死亡也更接近于呓语而不是升华。但在《春风沉醉的夜晚》中,第一个片段却是姜城与有妇之夫的男友王平(吴伟)外出偷情,中途下车小解,你碰我我撞你的轻快欢愉。这是一种灰色基调的欢愉,建立在伦理道德的边缘,尽管有股阴霾如影随形,但毕竟提升了叙事的亮度,也与后面越来越沉重灰暗的事件发展形成对比。另一处隐约的欢愉是姜城、罗海涛与李静三人的温泉旅游片段。这两处相对的轻与亮十分精彩地调节了影片整体的沉缓节奏,造成了情绪上的跌宕起伏,从而悲情的发泄才有所依托,同时又呈现出一种嶙峋的格局。

    一般说来,我不怎么欣赏在屏幕上加文字注释的表现手法,却不得不承认在《春风沉醉的夜晚》中,这些注释的加入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时机拿捏非常精当,比如种种往事过后,重生的姜城走在初夏的艳阳里,南宋严蕊词“不是爱风尘 ,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 ” 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升起一缕说不出的怅然。


    3

    在郁达夫的散文里,主人公因为苦闷,加上神经衰弱,常常一个人出去夜游,在各处乱走,天明才回到自己寓居的贫民陋室。《春风沉醉的夜晚》中,人物姜城也有很多疾步快走的镜头,不仅如此,他还出入低等的地下同志酒吧,在放浪形骸中麻痹自我,遗忘过去。

    片中的几场哭戏都十分令人动容,但我倒并不觉得影片依靠了这些悲情的直白宣泄才得以动人,相反,却是这些人物在大部分时间里的隐忍和沉默,是他们身处的一种特别真实的绝境,才让人难过得说不出话来。谁没有过赤身裸体婴儿般蜷在爱人的怀里放肆痛哭?谁没有过望着空荡荡的四壁在冰冷的空气中万念俱灰?谁没有过委屈求全茫然前行?谁的生活没有趟过泥泞、恶臭与污秽的沼泽?谁的心里没有那一道永远不会愈合的疤,在湿漉漉的日子里兀自疼痛,而自己竭尽全力唯一所能做的,却只有轻飘飘的沉默?

    这一切一切的千疮百孔,谁又能无动于衷?


    4

    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没有索拉纳斯的《云》那么刚强,那么悲壮,在一种同样氤氲弥漫的灰色水气里,他的姿态更低微,更加疲软暧昧。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总在这一个个灰暗而潮湿的人物心里,在那灰蒙蒙而暧昧的城市气味中,嗅出一丝心存不甘的激荡。那好像是一种注定了的,宿命式的悲剧冲撞,就好象“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两点星来”,似乎不停地在酝酿,但近观,却依然是“无限的哀愁”。

    这种冲撞,我猜娄烨自己也感同身受吧。作为一位中国影人,拍摄的作品却无法在中国公映,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有很多说不出的委屈与无奈。但他毕竟拍出了《春风沉醉的夜晚》这样的电影,拍出了这样真实的爱与恨,吸引与疏离,委屈与心碎,无奈和死亡,他拍出了这个时代的疼痛,他拍出了每一个时代的疼痛。

    而这一切一切的千疮百孔,百孔千疮,又有谁能够无动于衷?

     短评

    “不是爱风尘, 总被前缘误”,灰色的胶片揣忖着每个人的私密生活。片名印证了郁达夫所描写的小人物的悲苦,出轨的意乱情迷,被出轨的尊严剥落,都在湿热的夜晚化作挥之不去的迷雾。好剧本,好演员。

    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我们时常感到春风沉醉,却忘了我们仍在夜里” ——我爱你。

    1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看来,娄烨一直忘不了郝蕾啊……

    15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我从来都没有问题”

    19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与上一部一样,依然是情绪化的电影。模糊环境,强调个人,以便更细腻的关注个人的情感。一直觉得娄烨是6代里最有灵气的一个,放在欧洲算不上极优秀,放在内地这种类型的导演倒是极稀缺。配乐很赞。不错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明明糙着一张脸,却拍出了秦昊眉眼间的风情。明明是破败老旧的城区跟广告牌,却流淌着清冷又无可奈何的诗意。姜城说,我从来都没什么问题。全片最虐。人人都征求他意见,却从来都没把他放在最重要的地方。他在夜晚不停地游荡,心底求的还是个长久。可原来,求长久的都是傻冒。

    23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鹿特丹夜晚十二点,走出影院,并没有察觉出异样。只是等一个人安静的骑车回家,电影的镜头就不停的闪烁,还有那些屏幕左边时而出现的诗句,那时才算明白了,我也只能这样看你离开。雪花飞满了一整片天,这是你我一起看的最后一场电影。

    27分钟前
    • Millet
    • 力荐

    相爱后动物感伤

    29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最后居然被掰直了?

    31分钟前
    • lixunhuan
    • 还行

    年度最爱之一。属于可以铭记这个时代的电影。

    32分钟前
    • 老晃
    • 力荐

    秦昊真是太好了,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娄烨那么爱他,为什么陈思诚跟踪跟踪就迷上他。走路的样子,微微上扬的嘴角,抽烟时的妩媚,全是戏。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一花一世界。身体的记忆。前守后攻——前面偏弱、后面渐强。音乐不错。

    3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复杂感情世界的集大成。非常私,非常自我,非常美,非常罪,也非常醉。

    39分钟前
    • 阿巴厮
    • 力荐

    娄烨是中国最有文艺气质的导演。这部电影真让我惊喜。

    40分钟前
    • 苏觋觋
    • 力荐

    慢慢开始觉得,娄烨和体制最突出的对抗性其实不在于他的目光所及,而在于他是我们当中可贵的“主观性”颂者。确切地说,是拥有一种对现实场域毫不畏惧并将其掌控、利用的主观性。有多少时刻,往后退半步是纪实,往前进半步是风格化(狭义),但偏偏都不是。这种源自影像的个体性能量对于维稳、统一、大局、集体主义,本身就是最纯粹的逆流。能为表达内容的自由代言的人有很多,能为表达方式的自由代言的人很少,娄烨有时是前者,娄烨一直是后者。

    45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看完以后有种夜里出门四处走走的冲动。

    46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真够憋屈的,中国式的。沉醉的是春风是夜晚,而你只有无限的压抑,无限的无可奈何。而我仍觉着娄烨的叙述里一直流淌着诗意。

    51分钟前
    • shu
    • 推荐

    他爱他,她爱他.她爱着他还想着他,他爱着他还想着她.四牌楼,angry jerks,莱迪,古堡,东大的摩登天空...他失去了他,我离开了南京...

    53分钟前
    • 移动应用
    • 力荐

    男主角身為出櫃同志卻得要陪著他的男人們躲在櫃子裏,而他們身後總是還有個女人在拉扯著,他必需在被抛棄之前先拋棄對方,讓肉體和心靈都留下了疤痕。主角以冷漠包裹著他的愛意,以堅決掩飾他的脆弱,卻也只能投入傷害人與被傷害的宿命之中,情慾的悸動有如加諸於他的詛咒。

    58分钟前
    • alfredo
    • 推荐

    我认为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

    59分钟前
    • 小王子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